培訓班課程將理論培訓與實踐研學相結合,以提升學員的講解能力,深化對開平歷史文化的認識。
????江門日報訊 (文/圖 記者/李淑珩) 7月29日至8月1日,開平市博物館舉辦志愿講解員培訓班,提升服務效能,弘揚“奉獻、友愛、互助、進步”的志愿服務精神,吸引更多青少年走進博物館,傳播開平歷史文化,講好開平故事。????培訓班課程精彩紛呈,以開平歷史文化、開平碉樓、文物普查、文物保護等為主要內容,圍繞講解專業(yè)知識、講解禮儀進行培訓。同時,培訓班設置理論授課、趣味游戲互動、外出實踐研學、結業(yè)考核等環(huán)節(jié),將理論培訓與實踐研學相結合,以提升學員的講解能力,深化對開平歷史文化的認識。
????在理論授課環(huán)節(jié),開平市博物館館長李少珍為學員們系統(tǒng)解讀開平碉樓的歷史背景、建筑特色及文化價值,帶領大家深入了解碉樓背后的故事。講師司徒紅為學員們講授講解禮儀,巧妙地將“君子九容”傳統(tǒng)禮儀精髓與講解實踐相結合,從站姿、手勢到眼神、語言表達,進行全方位指導。開平市博物館藏品展覽部主任李福云結合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知識,讓學員們系統(tǒng)了解開平文物普查工作,增強文物保護意識。開平市博物館講解員陳杏瑩結合展廳藏品和《開平歷史文化陳列》,細致傳授講解要點與技巧,助力學員們提升講解的專業(yè)性與感染力。
????在外出實踐研學環(huán)節(jié),學員們前往長沙街道南溟村開展實地“四普”調查、探訪碉樓、參觀陳榮捷故居及事跡展。在“四普”調查分組行動中,學員們利用所學知識開展北斗定位、資料填寫、繪圖測量、攝影拍照等工作,大家相互配合,感受文物普查的嚴謹,增強文物保護責任感。
????在結業(yè)考核中,學員們憑借對講解內容的透徹理解,以大方的臺風與扎實的表達從容應對,講解邏輯清晰,或用富有故事性的講述吸引觀眾目光,或以活潑明快的風格點燃現場氣氛,為培訓畫上了圓滿句號。
????“志愿講解員培訓班是開平市博物館的公益性品牌活動。”開平市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,培訓班吸引更多人參與開平歷史文化傳播,為博物館講解服務注入了新生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