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??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關系著千萬家庭和社會穩(wěn)定,必須引起高度重視。隨著科技的發(fā)展,網絡成為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,給青少年學習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,也帶來一系列問題,青少年網癮就是其中之一。更為嚴峻的是,青少年網癮還與青少年抑郁現象交織,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構成“雙重威脅”。《心理健康藍皮書: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(fā)展報告(2023—2024)》指出,短視頻使用時間與抑郁風險的關聯在青少年群體中是存在的,當短視頻使用時間超過4個小時,青少年中存在抑郁風險的比例高達42.1%,這樣的數據無疑給我們敲響了警鐘。
????在江門,青少年網癮現象也較為普遍。不少青少年對網絡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賴。網絡游戲、短視頻平臺和網絡社交成為他們沉迷網絡的主要誘因。很多青少年在假期整日與電子設備為伴,足不出戶。江門一位家長反映,自己上初中的孩子暑假期間,每天從早到晚抱著手機玩游戲、刷視頻,吃飯、睡覺都不積極,甚至為此與家長發(fā)生了激烈沖突。
????同時,江門青少年抑郁問題也有上升勢頭。數據顯示,近兩年,因抑郁問題到江門市第三人民醫(yī)院心理科就診的青少年人數逐年上升,其中不乏因長期沉迷網絡而導致抑郁癥狀加重的案例。有些青少年因為長期沉浸在虛擬世界里,與同學、家人的交流越來越少,性格變得孤僻內向,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。面對父母的指責和老師的批評,他們容易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,最終導致患上抑郁癥。
????青少年網癮與抑郁之間有緊密的聯系。從心理層面分析,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學業(yè)壓力、人際關系困擾等問題后,容易逃避到網絡世界,尋求慰藉。網絡世界帶給青少年的即時滿足和虛擬成就感,容易使其對現實世界失去興趣,進而加劇其與現實世界的脫節(jié)。這種脫節(jié)又進一步導致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孤獨感和無助感增強,為抑郁癥的滋生提供土壤。此外,長期沉迷網絡還會打亂青少年的生物鐘,影響其大腦神經遞質的正常分泌,直接導致其出現情緒低落、焦慮等癥狀,進而產生抑郁。
????家庭在青少年成長中至關重要。然而,部分家長對青少年網癮和抑郁問題存在諸多誤區(qū)。一些家長因為忙碌,對孩子缺乏陪伴和關心,孩子出現問題后,則采取打罵、沒收電子設備等簡單粗暴方式處理問題,結果不僅不能解決問題,反而激化親子矛盾,使青少年更加依賴網絡;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缺乏足夠重視,只關注其學習成績,忽視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情感需求和心理變化。比如,江門一位家長,發(fā)現孩子成績下降后,一味指責孩子不努力學習,卻沒有發(fā)現孩子因長期沉迷網絡而產生的抑郁情緒,最終導致孩子離家出走。
????學校作為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,在應對青少年網癮和抑郁問題上也面臨挑戰(zhàn)。一方面,雖然大部分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,但缺乏針對性,無法完全滿足學生的心理健康需求。另一方面,在應試教育的大環(huán)境下,學校更注重學生的學業(yè)成績,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不足,心理輔導教師的專業(yè)水平和數量有待提高。具體表現為,一些教師在發(fā)現學生存在網癮或抑郁傾向時,缺乏有效的干預措施和溝通技巧,難以給予學生及時的幫助。
????同時,網絡平臺為了追求流量和利益,大量推送娛樂化、低俗化的內容,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和行為也產生了不良影響。一些網絡游戲和短視頻平臺缺乏有效的青少年防沉迷機制,使得青少年容易沉迷其中。此外,社會上針對青少年網癮和抑郁問題的專業(yè)服務機構較少,且分布不均,這導致不少家庭遇到問題時得不到及時的幫助。
????解決青少年網癮和抑郁問題,全社會必須形成合力,多維度共同應對。
????家庭方面,家長必須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陪伴,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,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。在青少年上網問題上,家長要以身作則,合理規(guī)劃孩子的上網時間,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。同時,家長要注重培養(yǎng)孩子的興趣愛好,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,減少青少年對網絡的依賴。
????學校應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,豐富心理健康課程內容,提高心理輔導教師的專業(yè)水平,確保能夠及時發(fā)現并干預學生的網癮和抑郁問題。學??梢蚤_展多樣化的課外活動,比如開展更多社團活動、更多體育比賽等,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社交和發(fā)展空間。此外,學校還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,建立家校聯動機制,共同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,力爭在問題出現苗頭時及時有效予以解決。
????政府也應加大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領域的投入,完善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加強對網絡平臺的監(jiān)管,督促其落實青少年防沉迷措施。同時,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,建立更多的專業(yè)心理咨詢機構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中心,為有需要的家庭和青少年提供便捷的幫助。
????媒體也應發(fā)揮積極作用,加大對青少年網癮和抑郁問題防治的宣傳力度,普及心理健康知識,提高社會公眾的重視程度。
????江門市第三人民醫(yī)院要發(fā)揮專業(yè)力量優(yōu)勢,積極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,并持續(xù)開展融媒體心理宣教,聯合《江門日報》、江門廣播電視臺等媒體,開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,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;繼續(xù)發(fā)揮心理健康科學普及體驗館綜合科普教育基地的平臺優(yōu)勢,開展心理科普體驗活動。筆者了解到,2024年至今,我市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總訪量近2萬通,高危來電近百通,成功挽救了多名存在自殺傾向青少年的生命。
????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,他們的身心健康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發(fā)展,更關系到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。青少年網癮和抑郁問題已不再是個別家庭和學校的問題,而是需要全社會共同面對的挑戰(zhàn)。只有家庭、學校和社會形成合力,從多個維度共同關注和解決這一問題,才能為青少年創(chuàng)造一個健康、和諧的成長環(huán)境,讓他們遠離網癮和抑郁的陰霾,茁壯成長。
????葉少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