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鴻威騎摩托車到拉薩。
余鴻威(左一)與摩友在拉薩布達拉宮前合影留念。
掃描二維碼 看相關視頻
????“困難是自己想象出來的。出發(fā)后,困難就會迎刃而解。”昨日,26歲的余鴻威接受記者采訪時,回顧騎摩托車到西藏的旅程,感慨地說道。????一個多月前,余鴻威從江門出發(fā),經過15天,行駛3780公里,5月15日,余鴻威終于到達西藏拉薩。
????文/江門日報記者 李銀換 圖/受訪者供圖
????啟程
????余鴻威是江門新會雙水鎮(zhèn)人,和家人經營著一個果園。自18歲考取摩托車駕照后,摩托車便成了他日常出行的首選。這個熱愛騎行的年輕人,此前最遠曾獨自騎行至臺山黑沙灣,單程便要耗上兩三個小時。
????今年初,他心底突然萌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——騎著摩托車穿越318川藏線,直抵西藏拉薩?!叭丝偟猛黄埔淮问孢m圈,去做些從未嘗試的事?!边@位江門小伙如是說。
????為何偏偏是318?這條被摩友們奉為“此生必駕”的公路,蘊藏著中國最壯美的地理密碼:東起成都平原,西至雪域拉薩,分南北兩線蜿蜒鋪展,全長逾2000公里。沿途需翻越1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埡口,跨越金沙江、怒江等10條湍急江河,橫穿鮮水河、龍門山等8條地震斷裂帶。如今,這條曾被視作天險的進藏通道,已成為自駕愛好者心中的圣地,每日都有無數車輪印刻下征服的軌跡。
????確定目標后,余鴻威開始在社交平臺招募同行者。4月1日,機緣巧合下,他結識了在佛山工作的湖南騎手謝威,兩人一拍即合。不久后,第三位成員也加入隊伍,組成“鐵三角”。三人相約5月1日正式啟程,共赴這場跨越山河的約定。
????摩旅西藏出發(fā)前的準備堪稱細致:反復推敲路線圖、列清單備齊裝備,帶上摩友群推薦的“救命三件套”——布洛芬緩釋膠囊應對高原頭痛,葡萄糖注射液隨時補充能量,紅景天膠囊則需提前一周服用預防高反。專業(yè)騎行靴為安全護航,防水雨衣應對藏區(qū)突變天氣,2—3套速干衣物既保證衛(wèi)生又減輕負重?!拔覀冞x擇住酒店調整狀態(tài),絕不盲目趕路?!庇帏櫷χ忉寛F隊理念。
????5月1日凌晨兩點,當城市尚在沉睡,余鴻威帶上背包和騎行包,便與謝威披星戴月啟程。被問及為何選擇此時出發(fā),他忍俊不禁:“想著凌晨涼快不曬,結果跑到清晨六點就扛不住了,在路邊涼亭睡了整整一個小時!”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騎行,兩人在湖南湘陰與第三位隊友匯合。
????隨后,這支臨時組建的摩托車隊自湖南湘陰一路向北,次日經四川成都,正式踏上318川藏線征程。
????征途
????說起騎摩托車穿越318川藏線的旅途,余鴻威表示:“困難不算多,但遇到的趣事和暖心事非常多?!?/p>
????最驚險的趣事發(fā)生在雨后的盤山公路上。剛下完暴雨,路面還泛著水光,隊友開著摩托車正常行駛,一輛大貨車突然呼嘯而過,泥水濺了隊友一身。余鴻威回憶起當時的場景,隊友摘下頭盔甩水的模樣,至今仍讓他忍俊不禁。
????在318川藏線上,最不缺的就是熱心人。余鴻威記得,他們遇到一位來自安徽的房車車主。對方帶齊了急救藥品,還留下聯系方式:“途中要是遇到問題,隨時聯系我,我可以折返回來幫忙?!边@份來自陌生人的關心,像高原的陽光般溫暖。而路邊的“機車驛站”,則成了更實在的港灣——100元的雙人房配有熱水,店主不僅幫忙檢修車輛,還遞上寫滿維修站電話的紙條。這些細碎的關懷,讓漫長的旅途充滿了人情味。
????真正的考驗,是從進入西藏后開始的。由于海拔高,所以容易出現高反癥狀。余鴻威記得,在穿過一條隧道時,突如其來的缺氧感讓他眼前發(fā)黑,差點在隧道里睡著?!爸钡捷喬ゲ吝^路基,發(fā)出刺耳的聲響,我才猛然驚醒?!彼两裣肫鹑孕挠杏嗉隆?/p>
????這趟旅程中,讓余鴻威印象深刻的還有隨時翻臉的天氣。他回憶道,途中天氣變化很大,在經過怒江72拐峽谷時,天氣突然驟變,下起了鵝毛大雪,三人裹著騎行服頂風冒雪前行,直到夜幕降臨才在驛站歇腳?!澳菚r真的感覺很冷很冷,這也是旅途中刻骨銘心的經歷?!?/p>
????但所有艱辛,都在美景面前煙消云散。余鴻威記得,當摩托車駛出直路盡頭時,雪山仿佛撲面而來,綠樹與冰川交替出現,那種震撼“是照片和視頻都無法傳遞的”。
????抵達
????5月15日深夜,余鴻威騎摩托車抵達西藏拉薩。布達拉宮的燈已熄滅。他望著黑暗中沉默的宮殿輪廓,心里難掩激動,拿起手機拍了一張照,發(fā)朋友圈,寫道“今日來遲,明天再來。”
????次日,當陽光為布達拉宮的金頂鍍上第二層佛光時,余鴻威再次踏上了廣場的白玉階。他輕觸宮墻轉經筒,雙手與銅制筒身相撞,發(fā)出沉悶的回響?!俺霭l(fā)前總想著要‘征服’什么,可當車輪真正壓過3000多公里的里程線時,才發(fā)現所謂征服,不過是與自己和解?!庇帏櫷f。
????4天后,中國青年騎行聯盟將鐫刻著“川藏線征服者”的證書遞到他手中。該聯盟是由民間騎行愛好者自發(fā)組織的認證機構,其頒發(fā)的證書需完成全程軌跡核驗。余鴻威摸著證書感慨萬千:“有些路必須自己壓彎,有些風景只能肉身抵達?!彼谂笥讶懴逻@句話,還配上一張和其他摩友在318路牌前的合影,路牌標注著海拔4555米。
????5月20日,是余鴻威26歲的生日,他坐上了返程的飛機?!凹胰苏f生日這天要一起吃飯,所以就坐飛機回來了?!倍ν熊噭t托運回江門,運費900多元,比騎回去省了十多天時間。
????當記者問道,父母對他的騎行之旅是否支持時,余鴻威笑道,他是背著父母偷偷出發(fā):“怕他們擔心,只說出去玩?!敝钡礁改傅呐笥言诙桃曨l平臺刷到他的騎行日記,這個秘密才曝光。
????如今,余鴻威還會想起穿越318川藏線那支葡萄糖的甜腥味——這趟路早已不是朋友圈的九宮格,而是融進血脈的印記,成了往后每個想要放棄的瞬間,骨子里迸發(fā)的那聲“繼續(xù)騎啊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