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生展示手工制作品。
????江門日報訊 (文/圖 記者/敖轉優(yōu)) 5月28日下午,開平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成果展在三埠街道祥龍學校舉行,成果展以“勞動創(chuàng)造未來實踐賦能成長”為主題,集中展示了開平市29所學校勞動教育的創(chuàng)新實踐與豐碩成果,通過非遺技藝、創(chuàng)意手作、美食工坊等多種形式,呈現(xiàn)了一場融合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、文化與科技的勞動教育盛宴。????活動伊始,三埠街道達德小學、長沙街道譚宏帙小學、開平市機電中等學校圍繞勞動課程體系構建、勞動場域拓展、課程評價體系等核心內容,結合本校實踐案例分享了勞動教育的經(jīng)驗做法。
????在成果展現(xiàn)場,各校勞動教育成果亮點頻出。馬岡竹器編織、灰雕藝術、景泰藍掐絲琺瑯等非遺技藝驚艷登場,學生們化身“非遺小匠人”,以一雙雙巧手編織、雕琢,傳承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基因;竹編小船、漆扇、青銅器仿制手工作品等創(chuàng)意成果,彰顯著勞動與智慧的深度碰撞。
????美食展區(qū)同樣人氣爆棚,百合餃子、塘口家糍、赤坎燒餅、“月山三點三”等僑鄉(xiāng)美食香氣四溢。學生們將課堂延伸至廚房,揉面、包餡、烹飪,用美食傳遞勞動帶來的溫暖與成就感。
????在眾多展示中,長師附小的無人機編程展區(qū)尤為吸睛。無人機在精準編程指令的操控下,在空中靈動翻飛,盤旋、俯沖等動作一氣呵成,盡顯科技與勞動融合的魅力,引得現(xiàn)場觀眾贊嘆連連。
????開平市碧桂園學校校長譚家文介紹,該校開設了50多門涵蓋手工、迷你小廚房、陶藝、剪紙等勞動課程,既立足開平本土特色,又凸顯學校辦學特色,此次參展為學生提供了展示平臺,助力他們拓寬視野。
????此次活動打破了“勞動=辛苦”的固有認知,通過“非遺傳承+僑鄉(xiāng)文化+科技賦能”的創(chuàng)新模式,讓學生在趣味實踐中深刻體會勞動價值,盡情享受勞動樂趣,生動詮釋了“讓學生笑起來”的教育愿景。
????開平市教育局局長劉飛在活動中提出要緊扣“讓開平教育強起來”五項工程和“六大行動”,全力打造開平教育高質量發(fā)展新標桿,他提出,各學校要加強深度交流與合作,共同提升開平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水平,同時他寄語同學們在勞動中養(yǎng)成良好習慣,成長為熱愛勞動與生活的新時代少年。
????近年來,開平市深耕本土勞動教育路徑,將勞動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養(yǎng)體系,扎實推進五育并舉。目前,開平市吳漢良理工學校獲評江門市勞動綜合實踐教育基地;沙塘學校、大沙中學等4所學校成為江門市勞動教育示范學校;金山中學、長師中學等8所學校被評為江門市勞動教育特色學校。